田园中的四季流光:王维《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诗意探析
原文:
漠漠轻寒上小池,⑹
澄澄见底水犹锡。
堤上蓼絮白似棉,
浦边芦苇青如碧。
译文:
蒙蒙的轻寒笼罩在小池塘上,
清澈透明的池水像锡一样光亮。
堤岸上的蓼絮如棉花般洁白,
水边的芦苇青翠碧绿,如宝石一般。
这首诗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描绘了秋日田园的景致。首句"漠漠轻寒上小池",一个"漠漠",一个"轻寒",似乎能感受到秋日清晨的微凉和薄雾朦胧。池塘的水在微风中泛起涟漪,如同锡一般的波光粼粼,清澈透亮。
第二句"澄澄见底水犹锡",进一步描绘了池塘水的清澈透明,连池底的沙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清澈的水质,既让人感受到秋日的清爽,也暗示了农人勤劳的灌溉。
第三句"堤上蓼絮白似棉",将蓼絮比作棉花,突出其洁白柔软。蓼絮随风飘扬,仿佛给堤岸披上了一层薄纱,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诗情画意。
第四句"浦边芦苇青如碧",用"碧"来形容芦苇的翠绿,更加突出了秋日田园的生机盎然。芦苇在微风中摇曳,如同碧玉一般闪耀着光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优美恬静,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的丰收图景。诗中没有喧嚣的热闹,只有农人丰收后的喜悦和岁月静好的悠闲自在。
兴趣推荐
-
诗佛王维内心的洒脱与宁静
2年前: 王维,一个名字在中华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盛唐诗人,一个融合了佛禅思想,自然风光,和诗意人生的灵魂。在诗歌中,他将宗教信仰,个人情感和对生命的理解三者完美结合,创造出一首首经典之作,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诗佛内心的洒脱与宁静。
-
漫步花间辨芳菲,暗香浮动梅梢头——解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年前: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王安石的《梅花》,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盛开时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的景象。梅花,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以其清雅的香气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到底是哪种植物。
-
从唐诗宋词咏桂诗词看三秋桂子的文化内涵
2年前: 桂子飘香,丹桂飘香,香飘四溢。三秋桂子是秋天的象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意象。它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被诗人用来抒发各种情感。今天,我们就从唐诗宋词咏桂诗词中来领略三秋桂子的文化内涵。
-
江畔何人初见月
2年前: “江畔何人初见月?”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诗句,出自李白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在这个月圆的中秋节,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首诗,感受李白的浪漫情怀。
-
诗词意境之美: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年前: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安详的月夜江景。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让人读后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之美。
-
好安静歌词:一首令人心旷神怡的歌曲
2年前: “好安静”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歌曲,它简单而优美的旋律,加上歌词中对大自然平和氛围的描绘,让听众在听歌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放松,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
-
丰年留客足鸡豚:诗词中的美食与待客之道
2年前: “丰年留客足鸡豚”出自杜甫的《饮刘十七》一诗,这首诗展现了丰收之年农家丰收的热闹景象和热情好客的风俗,也体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你一起去品味诗中的美食与待客之道,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祝愿。
-
曲蔚然:爱上古诗词的女人
1年前: 曲蔚然,一个爱上古诗词的女人,她用自己的才华和热爱,让古诗词重新焕发光彩。她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古诗词,让古诗词更加贴近生活,更易于理解。她还用古诗词创作了许多歌曲,让古诗词唱出了新的味道。
-
欲知山中事,须问采药人
1年前: “欲知山中事,须问采药人”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想要了解山中情况,就应该向采药人询问,指在想要了解某一领域的情况时,应该向该领域的人请教。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诗《鹿柴》。
-
七月的风,八月的雨:欢声笑语,诗情画意
1年前: 七月的风,轻柔舒爽,带来夏日的凉意;八月的雨,绵绵细语,带来秋天的凉爽。七月的风,与八月的雨,相约在盛夏,谱写出一曲动听的乐章。
-
花开红树乱莺啼:春天的交响曲
1年前: 在春天的怀抱里,红树开花,莺儿啼叫,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陶醉不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美丽的春景图,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
忆江南古诗的注释和译文,让你轻松理解这首唐诗的深刻内涵
1年前: 忆江南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组诗,共有六首,每首四句,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恬淡,广为传诵。本文将为您提供忆江南古诗的注释和译文,帮助您深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1年前: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派别,其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他们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栖鸟于泉:鸟栖于泉水旁,清凉惬意
1年前: “栖鸟于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栾家濑》一诗,生动描绘了鸟儿栖息在泉水旁,享受清凉惬意的景象。这句诗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春之怀古:踏一曲时光,奏一曲春意
1年前: 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总是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每到春日,总忍不住想要去追寻历史的足迹,去感受古人的风雅情趣。
-
登岳阳楼陈与义:重构经典,开阔胸襟
1年前: 登岳阳楼陈与义,一首气势磅礴的宋代古诗,以其浩瀚的胸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共鸣,一直广为传颂。本文将带领大家重新审视这首诗,体会其深厚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诗画中的田园风光
1年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夜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田园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美好。
-
烟波浩渺,辽阔无边
1年前: “烟波浩渺”是一个成语,形容烟雾缭绕,水波辽阔无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解释其含义。
-
诗人的雅号:才华横溢背后的故事与美名
1年前: 诗人,自古以来便是文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着世间万物的美好与丑陋,抒发着内心的喜怒哀乐。而这些诗人,往往也都有着响当当的雅号,这些雅号往往与他们的诗风、经历、性格等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诗人的雅号背后的故事与美名。
-
菊字词组大盘点:古诗词、成语、典故,尽在其中
1年前: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诗词、成语、典故中,经常可以看到菊花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与菊花有关的词组,看看这些词组背后的故事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