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登口传,一生守志饿而亡
伯夷,名昌,号伯夷父,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他出生于商纣时期。他是商朝末年周国的宗室,古公亶父的儿子,周文王的哥哥。伯夷从小就以聪慧孝顺著称,受到父兄的喜爱。
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烽烟四起。周文王趁机兴兵伐纣,伯夷劝谏父亲不要出兵,但古公亶父决心已定。伯夷无法劝阻,只好随父出征。周武王继位后,率军灭商,伯夷再次劝谏武王不要伐纣,但武王不听。伯夷无奈,只好退隐山林。
周成王继位后,伯夷依然隐居不出。他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了礼制,自己作为商朝的旧臣,不能苟且偷生。他与弟弟叔齐一起隐居在首阳山,过着清贫的生活。
伯夷与叔齐在首阳山隐居了多年,以野菜野果为生。周成王得知伯夷兄弟在首阳山,多次派人劝慰他们,但伯夷兄弟坚决不出来做官。周成王无奈,只好派人送去粮食。伯夷兄弟却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
公元前1066年,伯夷兄弟饿死在首阳山。周成王听说后,十分悲痛,亲自前往首阳山祭奠。伯夷兄弟的事迹感动了后世,被视为忠君爱国的典范。
兴趣推荐
-
吕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2年前: 吕尚,字子牙,号姜太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被尊为太师、丞相,后被封为齐侯。吕尚一生功绩卓著,被誉为“圣人”、“兵家鼻祖”。
-
大隐隐于市:闹市中的隐士生活
2年前: “大隐隐于市”是一句古语,意思是高人隐居在闹市之中,不被世俗所知。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不畏惧权威,那么威严就会到来;不要轻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也不要厌恶自己所出生的家庭。只有不厌恶,才能不厌烦。所以圣人懂得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所以要抛弃那些外在的东西,而追求内在的修养。
-
姜太公渭水钓鱼,钓到的不是鱼,是天下
2年前: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钓就钓到了周文王,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渭水钓鱼的典故,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
何献君:顺为逆为皆妙,却也因二者而招魔
1年前: 何献君如同一个谜,他出身显赫,却甘于隐居山林;他足智多谋,却常装疯卖傻;他顺为逆为皆妙,却也因二者而招魔。如此奇特的人生经历,不禁让人好奇,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
周朝多少年?
1年前: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朝代,以周天子为核心,实行分封制,是中国历史上分封制最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总共经历了800多年。
-
杜康是哪个朝代——酿酒鼻祖杜康何时诞生
1年前: 杜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酿酒师,因其发明了酒而被尊称为“酒神”。关于杜康的生平事迹,历来众说纷纭,有说他是夏朝人,有说他是商朝人,还有说他是周朝人。那么,杜康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
一文读懂弱冠之年的定义与历史由来
1年前: “弱冠”一词是指男子二十岁,冠礼后一年。它是中国古代男子成年的标志,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弱冠之年的定义与历史由来。
-
武王伐纣:商纣王灭亡的启示
1年前: 商纣王昏庸无道,导致商朝灭亡,武王伐纣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本文将讲述武王伐纣的详细过程,并从中吸取教训。
-
周武王:终结商朝暴政,开创周朝盛世
1年前: 周武王,姬姓,名发,西周王朝的第一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前1046年至前1043年,是历史上著名的贤明君主之一。他领导周军灭亡商纣王建立周朝,结束了商朝的暴政,开创了周朝的盛世。
-
姬昌:周朝的奠基人,一代圣贤的丰功伟绩
1年前: 姬昌,西周王朝的奠基人,一位伟大的圣贤,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周朝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寻隐者不遇,偶遇世外桃源
1年前: 长久以来,隐士和隐居生活一直吸引着人们。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人们对世俗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反叛心理,但是在反叛的同时,也对隐士生活充满了幻想。他们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或是居住在深山,或是隐居在城市角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向往,不妨跟随我的脚步,看看我在寻隐者的路上遇到了什么。
-
骊歌行:青春的赞歌与离别的感伤
1年前: 骊歌行,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咏青春的短暂与离别的感伤,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
殷寿:中国第一宰相,辅佐三代帝王,颇受争议的一生
1年前: 殷寿,又称殷开山,是殷商末代君主帝辛的叔叔,商朝三代帝王的辅佐大臣,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的功绩和争议并存,有人称赞他为贤相,也有人批评他为奸臣。殷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 津津乐道。
-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乐
1年前: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淡雅、自然朴实的风格,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安宁与美好。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谢必安:东晋名臣,清风道骨的隐士
1年前: 谢必安,字安石,东晋名臣,清风道骨的隐士,历仕简文、孝武、安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中书令,后因母丧离职,自此隐于会稽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人结为“会稽四友”,寄情山水,吟诗作赋,参禅悟道,开创了魏晋名士风流之先河。
-
从夏朝到清朝: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的前世今生
1年前: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从夏朝到清朝,各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的前世今生。
-
庄辛妙语力谏楚襄王
1年前: 庄辛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隐士。他以智慧著称,经常用巧妙的言语进谏楚襄王,劝谏他施行仁政,以兴国安邦。
-
松风吹解带,自在天地间
1年前: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是陶渊明《饮酒》中的一句诗,也是他隐居田园后悠闲自在生活的真实写照。细细品味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的融洽和谐,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热切向往。
-
尹喜:隐士高人、道教鼻祖、风度翩翩的三朝元老
1年前: 尹喜,乃得道高人、道教鼻祖,虽少有出世之记载,却于乱世之下历经三朝而不倒,可见他身上定有仙人之气,也许那就是风度翩翩,那么尹喜活了多少岁呢?三朝之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刘伶醉:崇尚自然,放浪形骸的魏晋风流
1年前: 刘伶,魏晋时期著名的隐士、文学家。因其醉酒成名的故事,后世多以“刘伶醉”来形容那种超脱世俗、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走进刘伶的世界,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