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莫测:如风云变幻的动态世界
![变化莫测:如风云变幻的动态世界](https://pic.witsky.net/thumb/2024/0618/b89248e4119a82ecc801c7028d1bd385.jpg)
成语释义:
变化:指事物形态、性质的变化;莫测:指难以推测、预料。合起来理解就是,事物的变化难以预测,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捉摸不定。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北伐,与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派姜维去试探司马懿,姜维一路小心翼翼,却还是被司马懿识破。姜维感叹道:"真可谓变化莫测,吾不如也!"意为司马懿的计谋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用法示例:
"近期的股市行情真是变化莫测,让人难以把握。"
"天气预报说最近降雨量极不稳定,变化莫测。"
兴趣推荐
-
以逸待劳
2年前: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以逸待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比喻从容不迫地等待时机,让敌人疲惫不堪。
-
节外生枝:超出本来的范围或领域
2年前: “节外生枝”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超出了本来的范围或领域,往往会带来一些麻烦或意外。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节外生枝的事情,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
硕大无朋的意思——一个成语的诞生
2年前: “硕大无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大而无与伦比。但你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硕大无朋”的出处和用法。
-
声名鹊起:从默默无闻到扬名天下
2年前: “声名鹊起”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今天,就让我来给你讲讲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吧。
-
至死方休:一场永无止境的斗争
2年前: “至死方休”是一个成语,形容斗争的激烈和持久,直到一方死亡才结束。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晋侯使祁奚聘于秦,且说仇池之战。秦伯曰:‘寡人闻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人尽死,君将焉用之?且晋楚之从,君焉得而知其吉凶?’”这个故事讲述了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以楚国的失败而告终。
-
纸上谈兵的近义词——空谈误国
2年前: 今天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近义词——“空谈误国”。 “空谈误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它用来说明那些只说不做、光说不练的人。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是什么意思,又是从哪来的?
2年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然而真正能明白它含义并运用自如的人却并不多。那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看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究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以及在成语故事、军事策略和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
见仁见智,各有千秋
2年前: “见仁见智”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判。这个成语经常被用来形容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是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
比比皆是:常见且随处可见的事物
2年前: “比比皆是”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说某事物非常普遍,随处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常见的事物,例如:比比皆是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的汽车、比比皆是的手机等等。
-
井底之蛙的寓意: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2年前: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比喻见识短浅,目光狭窄的人。但你知道这个成语的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寓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井底之蛙”的寓意吧。
-
不虞披麻执孝的含义与出处
2年前: 成语“不虞披麻执孝”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于《孟子·尽心上》,常被后人用以形容措手不及或事先无法预料。本篇文章将详细讲解“不虞披麻执孝”的含义、出处和用法。
-
蚌相争渔翁得利
2年前: “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斗,最终让不相干的人得到好处。它告诫人们,在竞争或冲突中,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和更大的利益。
-
什么殃及池鱼?池鱼之殃的由来、含义以及现实案例讲解
1年前: “殃及池鱼”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喻无辜者受到牵连。你知道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殃及池鱼”的故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
-
“乏善可陈”的真正含义,你知道吗?
1年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乏善可陈”是一个经常被使用到的成语,如果你还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那这篇小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千头万绪的意思
1年前: “千头万绪”一词来源于《儒林外史》的第四十五回:‘公事如麻,千头万绪。’形容事情纷繁复杂,理不清头绪。本篇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千头万绪”的意思。
-
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原来是这样!
1年前: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源自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寓意时间久远,变化很大。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沧海桑田的含义,以及相关的历史典故。
-
望其项背是什么意思,到底和脖子有什么关系?
1年前: 望其项背,我们听起来是觉得意思应该是仰望对方的脖子吧,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它真正的意思是赞叹对方的地位或成就很高,自己远远赶不上。
-
亭亭玉立出处和含义
1年前: 亭亭玉立是中国汉语中的形容女性身材修长、姿态优美的成语,最早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今天就来看看亭亭玉立的出处和含义。
-
司马称好:恭维奉承之典范
1年前: “司马称好”一词出自《三国演义》,是形容人善于恭维奉承的成语。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司马称好”的含义、出处和用法,并带您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溯源。
-
心会神凝的意思和用法是什么?
1年前: “心会神凝”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两人心意相通,精神高度集中。常用于形容恋人、夫妻或朋友之间感情深厚,心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