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及译文
曹刿论战的原文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文如下:
曹刿问于鲁庄公曰:“吾观战阵,军警之事,未见其齐整者。陈师尚左,诸侯之法也;右则皆叛也。今战而背之,必败。”庄公曰:“吾朝国未附,恐叛。”曹刿曰:“国人未附,附诸侯可也。附诸侯而背之,又谁从而叛?”庄公曰:“善。”
译文如下:
曹刿向鲁庄公问道:“我观察过战场上的阵势和军队的行动,没有看到哪支军队是整齐划一的。把军队布列在左边,这是诸侯国通行的惯例;如果把军队布列在右边,那就是叛逆的行为。现在作战却背离了这个惯例,必然会失败。”庄公说:“我国内的人民还没有归附我,恐怕会叛变。”曹刿说:“国内的人民还没有归附,归附诸侯国是可以的。归附诸侯国却背离了他们,又有谁会跟从他们叛变呢?”庄公说:“好。”
曹刿论战的原文和译文都很简短,但是却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思想。曹刿的分析非常精辟,他指出齐军背离了诸侯国的惯例,必然会失败。庄公也采纳了曹刿的建议,最终获得了胜利。
曹刿论战的胜利,对鲁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场胜利不仅使鲁国摆脱了齐国的威胁,而且还提高了鲁国的威望。曹刿论战的思想和策略,也为后世的军事家所借鉴。
兴趣推荐
-
以逸待劳
2年前: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以逸待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比喻从容不迫地等待时机,让敌人疲惫不堪。
-
穿越时空,说春秋: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年前: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际会、群雄争霸的时代,也是文化和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在这场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谋臣智士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春秋大戏。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春秋,一起领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十三经,儒家经典的汇编
1年前: 大家好,我是百科文章作者,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十三经。十三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汇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和《春秋繁露》。
-
图穷匕见:曹刿与鲁庄公的故事
1年前: “图穷匕见”一词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比喻阴谋败露,露出本来面目。故事的主人公是曹刿和鲁庄公,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令人拍案叫绝。
-
左传:一部左丘明所著的珍贵历史文献
1年前: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先秦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以鲁国史事为主,兼及其他诸侯国,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左传文笔生动,被誉为“春秋第一笔”,对研究春秋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
曹刿论战:历史名篇,演绎兵法谋略
1年前: 大家好,我是百科文章作者,今天和大家分享《曹刿论战》的原文及翻译,这是一篇历史名篇,讲述了齐国大夫曹刿与鲁庄公在曹地与齐国交战中的精彩对话。文章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充满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让我带您领略曹刿的高超兵法谋略和对战争的深刻见解。
-
毕其功于一役,一招制敌!
1年前: “毕其功于一役”,出自《孙子·谋攻》,意思是集中全部力量,一次性解决问题。这则成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管仲巧用计谋,一举击败鲁国的故事。
-
曹刿论战:一个关于军事谋略的经典故事
1年前: 曹刿论战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一场著名战役,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之一。在这场战役中,齐国名将曹刿运用高超的军事谋略,率领齐军大败鲁国军队。曹刿论战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学习军事谋略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