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传,名副其实的典故
今天这个《名不虚传》这个成语,是形容名实相符,确实如此。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相传在东周的春秋时期,晋景公的儿子叫做晋灵公,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继位了,到了二十多岁就死了,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历史却对他评价很高。因为他非常的有才华,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有一套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他死后,晋国国内有个叫赵盾的人,想要借用晋灵公的威望。
所以在全国发布了命令,找一个跟晋灵公相貌差不多的年轻人,想要假装他是晋灵公没死,可以起到震慑其他诸侯的作用,赵盾还用重金悬赏,有很多人都开始找这个替身。但是大家发现越找越不像,晋灵公的形象完全已经深入人心,是没有办法有人能够冒充的。于是有一个人就拿着晋灵公的画像,把全国的名人都画在旁边,就会发现都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晋灵公。所以赵盾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他认为晋景公已经名不虚传,不会有人再能够冒名顶替。
所以到了后世,人们就用这个故事,引申出“名不虚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名声跟事实相符合,确实如此,真材实料。我们现在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个成语,表示某人、某事、或是某个物件的质量或品质优良,并且名副其实。
兴趣推荐
-
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由来
1年前: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历史事件。晋国在春秋时期占据了河东地区,疆域广袤,国力强盛。但随着晋灵公的昏庸无道和晋国内部的斗争加剧,晋国逐渐走向衰落。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三家大夫合谋,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年前: 狼子野心,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说法,它比喻人的心肠狠毒、贪婪残暴。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它又有哪些典故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
如芒在背,悬在心头,危机迫在眉睫!
1年前: “如芒在背”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比喻像芒刺在背上一样,形容处境危险或心情不安。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吧!
-
力挽狂澜的贤相——赵盾
1年前: 赵盾,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军事家,晋文公重耳的股肱之臣,晋襄公的托孤重臣,其一生历经晋文公、晋襄公、晋灵公三朝,位居高位,权倾朝野,功勋卓著,被誉为“春秋五霸”之一。
-
躬而受命,往而不悔
1年前: “躬而受命,往而不悔”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是何人所说?有何深意?且听我细细道来。
-
名不虚传 造句
11个月前: "名不虚传"意指一个人的名声和实际表现相符,没有夸大或虚假。本篇文章将提供几个"名不虚传"的造句,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的用法。
-
以假乱真的对立面:滥竽充数的反义词
11个月前: 俗语“滥竽充数”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与之相对,形容真才实学、名副其实的反义词又是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