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还是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孤芳自赏”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其中,“孤芳自赏”的“芳”是指香花,引申为美好的事物。“自赏”指自己欣赏。整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是暂时的,时间就像过客一样飞快流逝,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才重要。
褒义还是贬义
“孤芳自赏”这个成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
褒义方面:
贬义方面:
具体含义
“孤芳自赏”的具体含义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如果用来形容有才华、有操守的人,则是一种褒义的肯定;如果用来形容自命清高、脱离实际的人,则是一种贬义的批评。
幽默小故事
有位学者,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但他孤芳自赏,不与人交往。一天,他在公园散步,看到一只猴子在树上表演。他禁不住夸赞道:“这猴子真聪明!”
这时,一位路人笑道:“先生,这只猴子虽然聪明,但它毕竟是猴子,根本不懂得真正的才华。”
学者听罢,羞愧难当。从此,他改变了孤芳自赏的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兴趣推荐
-
刻舟求剑:一个愚蠢行为的典型范例
2年前: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出自于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愚蠢的人在船上丢了剑,便在船舷上做了标记,以为剑会随着船移动而被找到,结果可想而知,他永远也找不到那把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灵活变通,不能死板教条,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
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恐惧
2年前: 在众多的历史典故中,“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它比喻一种时刻可能发生并让自己陷入困境的潜在危险。接下来,我将带你一起了解这个典故,从它的源起、寓意到现代意义,探寻它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
上穷碧落下黄泉:探寻成语的奥秘
2年前: “上穷碧落下黄泉”是一个成语,比喻上下求索,深入追究或详细探究。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探寻这个成语的奥秘,了解它的出处、含义和用法。
-
孤芳自赏,又美又飒
1年前: 孤芳自赏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自高自大,孤芳自赏。但是,孤芳自赏的本意并不一定是贬义的。它也可以形容一个人有骨气,不随波逐流。
-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浅谈学习中的迁移运用
1年前: 学习中,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什么是“举一反三”?它与“触类旁通”又有何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个成语,在学习与生活中灵活运用它。
-
【妙解成语】守株待兔,究竟是什么意思?
1年前: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烂漫的学生时代,还是步入社会之后,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听过,或亲眼见识过一些抱着不劳而获思想的人,做着守株待兔的美梦。他们以为只要坐在那里等待,就能收到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岂不知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今天就让小编来说一说守株待兔的真正含义吧!
-
历史故事知多少,指鹿为马真荒唐
1年前: 成语“指鹿为马”大家都不陌生,但背后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吗?作为一名历史的搬运工,今天就带你了解这个典故的出处和它背后深刻的含义。
-
孤芳自赏:独领风骚还是自欺欺人?
1年前: “孤芳自赏”一词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比较自负,总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超凡脱俗。但这种说法真的公平吗?孤芳自赏的人真的都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自负吗?还是说,他们只是坚持自己的信仰,独领风骚?
-
四面楚歌:汉语成语的一个生动例证
1年前: “四面楚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和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生动,含义深刻,被人们广泛使用来形容陷入重重包围、孤立无援的困境。
-
时乖命蹇:命运不济的成语释义与用法
1年前: “时乖命蹇”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命运不济,多用于书面语中。这个成语出自《乐府诗集·木兰诗》,意思是“命运不济”。
-
风箱里的老鼠:进退两难
1年前: “风箱里的老鼠”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歇后语,用来比喻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的处境。这个歇后语的由来有什么故事呢?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妙用呢?
-
纸上谈兵:逞口舌之快,实则一无是处
1年前: 纸上谈兵,比喻脱离实际、空谈理论,不能用于实际。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纸上谈兵的含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在各领域都有所体现。
-
孤芳自赏,独善其身:独的魅力与意义
1年前: 在人潮涌动的世界中,我们有时会渴望独处,享受一份独有的宁静与自由。独处并不意味着孤单或寂寞,而是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本文将探讨独的魅力与意义,帮助你发现独处的价值,享受独处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
孤芳自赏,一枝独秀
10个月前: “孤芳自赏”一词常被用来形容自视甚高、自我陶醉的人。然而,当我们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时,会发现它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
半青半紫:网络词语的演变与内涵
9个月前: 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半青半紫"一词悄然而生,成为网络流行语,既有褒义又有贬义,反映出网络文化的独特演变。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和内涵吧!
-
孤芳自赏,抄袭最伤
6个月前: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便捷,抄袭现象层出不穷。抄袭不仅损害创作者的权益,还会误导受众,甚至造成恶劣影响。今天,我就要来皮一下“孤芳自赏”的抄袭行为,揭露其丑陋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