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KY 智天网

七律·长征:一场史诗般的远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诗词,也是其最著名的诗词之一。这首诗以恢宏的气势和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画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词,领略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七律·长征:一场史诗般的远征

1.诗词原文及注释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万水千山:指长征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险阻。

2)五岭:指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交界处的五条山脉。

3)乌蒙:指四川东部和贵州西部一带的山脉。

4)金沙水:指金沙江。

5)云崖:指云雾缭绕的山崖。

6)大渡桥:指四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7)铁索:指泸定桥上的铁索桥。

8)岷山:指四川西部和甘肃南部一带的山脉。

2.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长征已经接近尾声,毛泽东同志率领红一方面军刚刚翻越岷山,到达陕北。

3.诗词赏析

《七律·长征》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诗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对长征途中的艰苦环境和红军将士顽强不屈精神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画卷。

诗词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展现了红军将士视艰苦环境为等闲的英雄气概。

中间四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长征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如五岭的险峻、乌蒙的磅礴、金沙江的湍急、大渡河的铁索桥等。这些艰难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红军的斗志和决心。

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以喜悦的心情,表达了红军将士顺利到达陕北的喜悦之情。长征途中,红军将士经历了千难万险,如今终于到达陕北,这无疑是值得庆祝的。

《七律·长征》是一首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的史诗般的诗词,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画卷,也表达了红军将士顽强不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首诗词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标签:七律·长征、毛泽东、长征、诗词赏析、历史文化

兴趣推荐

  • 江平线:映照历史与未来的光辉

    2年前: 江平线,一条贯穿重庆市渝中区和江北区的标志性地标,是重庆这座繁华都市的灵魂所在。它连接着重庆的过去和现在,也见证着重庆的未来。漫步江平线上,我们能感受到重庆的沧桑历史、领略重庆的秀美风光,更能展望重庆的无限潜力。

  • 0731是哪个城市的区号?带你探索0731背后的城市魅力

    2年前: 0731,一个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区号,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和故事。今天,我们就踏上一趟寻访之旅,去揭开0731背后的城市魅力。

  • 漫步朝阳区王四营乡:领略历史文化与现代风采

    2年前: 在北京朝阳区东北部,有一处充满了历史文化韵味和现代风采交织的宝地,那就是王四营乡。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着时尚的建筑和现代化的设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游览和生活。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朝阳区王四营乡,探索它的魅力所在。

  •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曲阳县

    2年前: 河北曲阳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产铁基地,素有“铁都”之称。这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值得一游。

  • 揭秘永安卿酒酒:传承千年的匠心佳酿

    2年前: 永安卿酒酒,一款来自贵州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它传承了千年的酿酒工艺,每一滴酒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永安卿酒酒的酿造工艺、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风味,揭开这款白酒背后的故事。

  • 灵隐寺铜殿:璀璨夺目的佛教建筑艺术瑰宝

    2年前: 灵隐铜殿,一座千年古刹,见证了佛教文化的兴衰荣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这座铜殿中,我们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感,领略佛教建筑艺术的精湛,体悟人生的真谛。

  • 东钱湖:山明水秀、舟楫悠游

    2年前: 东钱湖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是国家5A级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东钱湖,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 七律长征翻译及作者诗句赏析

    2年前: 七律长征是1935年于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后所作。这首诗描绘了长征的艰苦环境,歌颂了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 西安地铁1号线:穿越千年古都的现代轨道

    2年前: 西安地铁1号线,是西安市第一条地铁线路,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条地铁线路。它自2013年9月15日开通运营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成为西安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西安地铁1号线的独特魅力。

  • 西安地铁6号线:邂逅古今,穿梭古都的地下长廊

    2年前: 西安地铁6号线,一条穿越古今、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地铁线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便捷的交通,成为西安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快和我一起,坐上地铁6号线,来一场古今交织的城市探索之旅吧!

  • 名胜——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响曲

    2年前: 名胜,不仅承载着自然风光的壮美秀丽,更浸润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是人们追寻自然,探索艺术的最佳去处。让我们一起领略名胜的魅力,沉醉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响曲中。

  • 飞夺泸定桥: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丽诗篇

    2年前: 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丽诗篇,也是红军长征史上最著名的战斗之一。这场战斗不仅为红军北上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在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

  • 遵义会议:长征途中关键的转折会议

    2年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 长征诗歌里的壮举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一共历时2年,行程约两万五千里,最终抵达陕北。在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中,红军将士们表现出了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讴歌红军战士的壮举,无数诗人写了赞美他们的诗篇,其中既有闻名遐迩的经典诗句,也不乏鲜为人知的优美诗章。

  •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是一次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长征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呢?

  • 长征的背景:红军为何踏上万里征途?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伟大奇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红军踏上了万里征途呢?

  • 谢富治:从抗战英雄到文革急先锋的坎坷人生

    1年前: 谢富治,湖北省红安县人,1909年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长征并任红四方面军政委,解放后历任公安部部长、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有抗战英雄的辉煌,也有文革急先锋的争议,令人唏嘘不已。

  • 长征:一段浴血奋战的史诗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跨越14个省份,翻越18座大山,渡过24条河流,平均每天行程20公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 贺子珍: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女性领袖

    1年前: 贺子珍,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女性领袖,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她不仅是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更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跟随毛泽东,转战南北,历经千辛万苦。

  • 红军过草地是什么地方?揭秘红军长征途中最艰苦卓绝的历程

    1年前: 红军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历程。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原上,红军将士们面临着严寒、缺粮、缺药等重重困难,但他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最终战胜了自然和敌人的双重考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