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与望文生义的相似与区别
德高望重的成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仲尼即孔子的故事。
相传,仲尼小时候不爱说话和学习,但却酷爱音乐,常常弹琴至深夜。有一天深夜,仲尼正在弹琴,突然从琴中发出了一阵悠扬的琴声,仲尼听得入迷了,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在梦中,仲尼梦见自己来到了九天之上,见到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对仲尼说:“你从小就聪明伶俐,天资聪颖,但你却不喜欢学习,这实在太可惜了。我今天赐给你三件宝物,一是德高望重,二是才华横溢,三是寿比南山。”
仲尼醒来后,把梦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听了,都很高兴,对仲尼说:“既然玉皇大帝赐给了你三件宝物,那你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将来做一个德高望重、才华横溢、寿比南山的人。”
仲尼谨记父母的教诲,从此发奋学习,博览群书,最终成为了一代圣人。
望文生义的成语故事则发生在西汉末年。当时,王莽篡权,建立了新朝。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颁布了很多苛捐杂税,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
有一次,王莽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望楼。望楼建成后,王莽派人去各地巡视。巡视的人员每到一地,就登上望楼,观察百姓的活动情况。
当时,有一个叫王阳的人,他看到巡视的人员登上了望楼,就赶紧跑到望楼下面,大声喊道:“望文生义,望文生义!”
巡视的人员听到王阳的喊声,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喊‘望文生义’?”
王阳回答说:“望楼虽然很高,但它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看不到本质的东西。就像一个人,虽然长得很漂亮,但他的内心可能很丑陋。”
巡视的人员听了王阳的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把王阳的话报告给了王莽。
王莽听后,非常生气,就下令把王阳抓了起来。
后来,王阳被关押在监狱里,直到新朝灭亡后才被释放。
德高望重的成语故事教导我们,做人要德行高尚,受到人们的敬仰。望文生义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德高望重与望文生义虽然都与“望”字有关,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强调道德修养,一个强调不要被表象迷惑。
兴趣推荐
-
德高望重的意思:从敬仰的孔老夫子到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1年前: “德高望重”一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受人尊敬。那么,你知道“德高望重”的具体含义吗?它又有什么样的来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成语。
-
德高望重,德重于山
1年前: 德高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一个人的道德高尚,声望很高。德高望重的人往往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以自己的道德风范影响着周围的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
一字之师:中华文化中的错误成语使用
1年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错误的成语使用,这些错误有时会让人忍俊不禁,有时也会闹出笑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那些一字之差的成语错误,看看这些错误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
指鹿为马:不知何处吹芦管
1年前: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说林上》,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后来,人们也用“指鹿为马”来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黑白。那么,在“指鹿为马”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成语——“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
曲突徒薪:防患于未燃,小火成大灾
1年前: “曲突徒薪”是一个成语,比喻防备不得法,等于白费心机。这个成语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防止火灾,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最终导致火灾发生的故事。
-
寓意深刻:十个寓言故事成语及其典故
11个月前: 寓言故事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来阐述道理。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具有比喻或引申意义。寓言故事和成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寓言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特征都被概括成成语,流传至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十个寓言故事成语及其典故吧!
-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亡羊补牢的下一句的解读
11个月前: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句话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是春秋时期一位叫养由基的人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羊丢了以后修补羊圈,还来得及。比喻在发生损失之后采取补救措施,还能挽回损失。
-
月华如盘,孩童惊叹
11个月前: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李白《静夜思》,虽是孩童天真的误认,却也折射出月亮之美。本文将介绍这句成语的出处、故事及寓意。
-
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自欺欺人
11个月前: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明知事情不可能成功,却还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讲的是一个偷铃铛的人,为了不让铃铛发出声音,就把自己的耳朵堵上了。
-
掷组词语合集及相关成语故事
11个月前: "掷"字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它在汉语中有很多的意思,如投向远处、抛掷、赌博等,那么"掷"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
游刃有余五句话
11个月前: 大家有没有听过“游刃有余”这个成语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位叫庄子的游士,他依靠一把钝刀,能够在木槽中游刃有余地雕刻出精巧的艺术品。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办事从容不迫、绰绰有余。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成语的由来吧。
-
爷叔上海话什么意思?爷叔上海话是什么意思?揭秘上海话爷叔真正的含义
11个月前: 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上海话作为上海的代表性语言,也承载着许多独特的文化内涵。爷叔是上海话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称呼,那么爷叔上海话什么意思?爷叔上海话是什么意思呢?
-
负隅顽抗造句:从古至今的经典应用
11个月前: “负隅顽抗”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有广泛的应用,从成语故事到历史典故,从诗词歌赋到民间谚语,它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体现。在当代,这一成语仍然经常被人们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顽强斗争、毫不屈服的人或事物。
-
雨浇泥菩萨——坚而易摧,还是土崩瓦解?
11个月前: “雨浇泥菩萨”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比喻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人,一遇风雨就会垮掉。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
得鱼忘筌:故事背后的深意
11个月前: “得鱼忘筌”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故事,它告诉我们在得到想要的东西后,往往会忘记当初追求它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看看它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启示。
-
舌战群儒,智斗群雄
11个月前: “舌战群儒”是一则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它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讲述了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孙权联合抗曹,面对群儒的质疑、诘问,他巧妙应对,最终说服孙权共同对抗曹操。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个月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语言小达人。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用来形容读书越多,写作水平越高,笔锋挥洒间如神助一般。
-
窥一斑而知全豹
10个月前: 成语“窥一斑而知全豹”常常用来比喻从局部可以推知整体,有以小见大之意。然而,您可曾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竟然和显微镜有关呢?话不多说,且听我娓娓道来。
-
拔苗促长之喻
10个月前: “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你知道它的文言文翻译吗?现在就为大家揭晓。
-
朝三暮四:诚信与坚持的警示
10个月前: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它用生动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只有保持诚信、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