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KY 智天网

唐诗鉴赏之《石壕吏》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之一,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人民所遭受的兵役之苦。今天,我们就来鉴赏一下这首感人至深的唐诗。
唐诗鉴赏之《石壕吏》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唐诗鉴赏员。今天,我们来聊聊杜甫的《石壕吏》。

这首诗共六句,语言质朴,感情深沉,真实地反映了唐朝中期人民所遭受的兵役之苦。

原文: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人存。

译文:

官吏呼喝得多么凶狠啊!妇人哭泣得多么悲伤啊!

听妇人倾诉她的家事,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服兵役。

一个儿子刚送来家书,两个儿子已经战死沙场了。

活着的人且苟延残喘,死去的已经长眠不起了!

家中再也没有其他人,只有吃奶的孙子。

虽然还有孙子,但是老母亲还没有离开,但进出家门也无人照顾了。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壕吏抓丁和老妇人哭诉的描写,揭露了封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开头两句描写了官吏残暴与妇人悲惨的对比,渲染了压抑的战争气氛。

接下来,诗人通过老妇人的哭诉,详细介绍了三个儿子的悲惨遭遇。一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战死,还有一个儿子的家书刚到,生死未卜。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老妇人悲愤交加的心情。“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诗表现了老妇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死去儿子的哀悼。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真实地反映了唐朝中期人民所遭受的兵役之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标签:杜甫,唐诗鉴赏,石壕吏,安史之乱,兵役之苦

兴趣推荐

  • 咏物诗:以诗歌抒发对物的情感

    2年前: 咏物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体裁,诗人以植物、动物、器物等作为咏叹对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就对咏物诗颇有研究。那么,咏物诗究竟有何特点?又有哪些名篇佳作呢?

  • 定国套:集合诗意的文创IP与玩家需求的经典数字藏品

    2年前: 定国套,作为国内第一款文创IP数字藏品,正以它诗意的背后故事和经典的外形与玩家需求高度契合的特点,受到玩家的追捧。

  • 新乐府运动:用诗歌反映现实,让诗歌回到人间

    2年前: 新乐府运动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运动,它以白居易为首,以杜甫、元稹、李绅等为代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讽谕劝戒”,为“穷者代言”。

  • 舟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

    2年前: 舟夜书所见,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出了诗人在夜里乘船经过长江三峡时所见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 明月寄相思: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年前: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赠李白》,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月光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思念和敬佩。

  • 南江县:四川省北部的宁静宝藏

    2年前: 南江县,一个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小县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 我眼中的长安八景: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交织

    2年前: 长安八景,又称“八大景”,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八哀诗》中概括出的八处长安著名风景胜地。它们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自然景观的秀丽,是长安城千年来的文化符号和旅游景点。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这八大景,领略其背后的故事和魅力。

  • 蓦然回首——细品古诗词中的“蓦”字

    2年前: “蓦”字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一个多义字,既可以形容突然,也可以形容骤然。在不同的诗词语境中,“蓦”字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一下古诗词中的“蓦”字,领略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 杜甫很忙吗?关于杜甫很忙的梗来历分析

    2年前: 众所周知,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奔波流离,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被后世誉为“诗圣”。那么,杜甫为什么被称为“很忙”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缘由。

  • 丰年留客足鸡豚:诗词中的美食与待客之道

    2年前: “丰年留客足鸡豚”出自杜甫的《饮刘十七》一诗,这首诗展现了丰收之年农家丰收的热闹景象和热情好客的风俗,也体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你一起去品味诗中的美食与待客之道,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祝愿。

  • 我眼中的唐代宗,从马嵬驿之变到唐祚复兴

    1年前: 唐代宗李豫,一位在安史之乱中登上皇位的皇帝,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马嵬驿之变的幸存者,到力挽狂澜中兴唐朝,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 杜甫很忙:古今诗人之最闲是李白,最忙是杜甫?

    1年前: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在唐诗中均名列前茅。有评论称,杜甫很忙,因为他写了太多诗。那么,杜甫到底有多忙?他为什么写了这么多诗?

  • 回纥:从游牧部落到辉煌帝国,一段传奇历史

    1年前: 回纥是历史上一个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从默默无闻的部落发展成为横跨中亚和东欧的强大帝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本文将带您走进回纥的世界,领略他们的风采。

  • 长歌行:乐嫣的命运悲欢与坎坷人生

    1年前: 电视剧《长歌行》中,乐嫣这个角色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关注。她集美貌、智慧、善良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公主殿下。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乐嫣这个角色。

  • 上李邕—书圣的旷世才情与煊赫官场

    1年前: 上李邕,唐朝书法家、官员,与张旭、怀素合称“草书三大家”。他不仅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官场上也颇有建树,官至礼部尚书,被世人誉为“书圣”。然而,他的死却充满了悲剧色彩,让人不禁唏嘘。

  • 盛唐时期的贤明皇子——广平王李俶

    1年前: 广平王李俶是唐玄宗的第六子,唐肃宗的异母兄弟,也是唐代宗的父亲,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先后被封为广平王、永王、潞王,并最终登基为帝,成为唐代宗。

  •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年前: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叛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叛乱之一。这场叛乱历时八年,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造成巨大破坏,使唐朝由盛转衰。

  • 高仙芝:一位在盛唐建功立业的传奇西域将领

    1年前: 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传奇将领,也是唐朝在西域战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他出身于西域,却在唐朝军队中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统领西域兵马的最高将领。在长达数十年的征战中,高仙芝屡建奇功,为大唐帝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马嵬之变:权臣、皇帝与杨贵妃的生死恩怨

    1年前: 马嵬之变,是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以权臣杨国忠为首的叛军和以玄宗为首的唐王朝正统军队在马嵬坡之间的兵变事件。这场兵变导致了玄宗的宠爱妃子杨贵妃的死亡,彻底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

  • 马嵬驿:一座见证唐朝兴衰的千年驿站

    1年前: 马嵬驿,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驿站,位于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镇,是唐朝时期著名的驿站之一,也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生死离别的场所。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探访这座古驿站,感受它的历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