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传奇故事
![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传奇故事](https://pic.witsky.net/thumb/2024/0428/1d461e63f20bb8a87dc2258ee2faefa8.jpg)
金沙江畔的危机
金沙江,又名雅砻江,是中国长江上游的一条大河,以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著称。1935年5月,红军长征途中,面对金沙江天险,他们面临着无法渡江的困境。
船少人多,处境艰难
当时,红军仅有几十条小船,而需要渡江的将士却有上万人。船少人多,加上金沙江水流湍急,渡江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及时渡过,红军很可能被国民党军队追上,陷入绝境。
寻找渡口,巧妙突破
危难时刻,红军果断决定改变渡口,从原计划的皎平渡改到更下游的会理渡口。会理渡口地势较低,水流相对平缓,有利于渡江。
彝族同胞,鼎力相助
红军在会理渡口遇到了当地彝族同胞的热情帮助。彝族人民积极提供船只,帮助红军架设浮桥,共同抗击国民党军队。
声东击西,迷惑敌人
为了掩护渡江大军,红军在金沙江上游佯装渡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趁机从会理渡口快速渡江,成功突破了金沙江天险。
渡江成功,继续长征
经过3天3夜的艰苦奋战,红军主力部队全部安全渡过金沙江。巧渡金沙江,不仅为红军长征扫清了障碍,更体现了红军将士不畏困难、勇于胜利的精神。
兴趣推荐
-
重温经典:红军长征时间全过程纪实
2年前: 今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红军用两年的时间走过了二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迹。
-
过雪山草地歌词:一首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歌曲
1年前: 《过雪山草地》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诞生于1936年。这首歌由贺敬之作词,吕骥作曲,以其雄壮激昂的旋律和慷慨激昂的歌词,激励了无数革命战士。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究这首歌的歌词,领略其蕴含的深厚革命情怀和历史意义。
-
刁手怪招,江湖大拿的生存之道
1年前: 行走江湖,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混下去的。而刁手怪招,正是江湖大拿们赖以生存的必备技能。这些刁钻古怪、出其不意的招式,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让对手防不胜防。
-
白玫瑰歌词:一首悲壮、凄美、 عاشقانه的红军长征歌曲
1年前: 白玫瑰是一首著名的红军长征歌曲,以其悲壮、凄美、 عاشقانه的曲调和歌词而广为传唱。这首歌的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莫待无花空折枝
1年前: 韶华易逝,时间如梭,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不辜负美好的时光。
-
红军过草地是什么地方?揭秘红军长征途中最艰苦卓绝的历程
1年前: 红军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历程。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原上,红军将士们面临着严寒、缺粮、缺药等重重困难,但他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最终战胜了自然和敌人的双重考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
飞夺泸定桥发生在哪个省?
1年前: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途中三大险战之一。这场战役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地点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泸定桥。
-
百里登风:远方,不只是远方
1年前: 百里登风,中国壮美河山之一。背靠莽莽群山,脚踏滔滔江河,百里登风带你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华民族的壮阔历史。
-
红军长征: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
1年前: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史诗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在长达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红军将士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成华区: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繁华城区
1年前: 成华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是成都市的主城区之一,也是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成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成华区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拥有众多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区和现代化的交通设施。
-
波澜壮阔的征程——《七律·长征》赏析
1年前: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气势磅礴、豪情万丈,展现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
暗度陈仓: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的谋略艺术
1年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谋略,其中“暗度陈仓”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例。该谋略运用声东击西、疑兵之计等策略,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堪称兵不厌诈的经典战例。
-
巧奔妙逃:绝地反击的聪明策略
1年前: 在面临困境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巧妙的脱身之计,让自己化险为夷。本文将分享一些巧奔妙逃的小技巧,帮助你在关键时刻取胜。
-
沙家浜智斗: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10个月前: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沙家浜智斗”就是其中的一段。这场智斗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灵活机智的斗争智慧,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