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革命圣地的红色记忆
古田会议于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举行,地点就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
古田镇:革命的摇篮
古田镇可谓是革命的摇篮。早在1927年,毛泽东就曾来到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古田暴动。1929年,古田被定为闽西特委所在地,成为闽西革命斗争的中心。
古田会议会址:红军精神的凝聚地
古田会议会址是当年的红四军总部所在地,坐落在古田镇南郊的凤凰山麓。这里曾见证了红四军的历史性时刻,也是红军精神的凝聚地。
会址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土木结构平房,内有会议室、卧室、办公室等。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这里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讲话,确立了红军的建军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针。
古田会议精神:我军的立军之本
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在革命斗争中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正确的建军思想和原则,被誉为我军的“立军之本”。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兴趣推荐
-
七律长征翻译及作者诗句赏析
2年前: 七律长征是1935年于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后所作。这首诗描绘了长征的艰苦环境,歌颂了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
重上井冈山,感受革命圣地的红色精神
2年前: 井冈山,一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巍峨大山,一座铭刻着红色精神的圣地。今天,我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那份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
-
飞夺泸定桥: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丽诗篇
2年前: 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丽诗篇,也是红军长征史上最著名的战斗之一。这场战斗不仅为红军北上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在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
-
李讷: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家风的践行者
2年前: 李讷,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党员,我国杰出的女性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的长女,李敏、孔东梅的姐姐。她的一生始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紧密相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东方红,太阳升:词义、情感与作者
2年前: 《东方红》是一首著名的中国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这篇文章将带你了解这首歌的歌词,帮助你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以及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
韦国清:从“红小鬼”到开国上将
2年前: 韦国清,原名罗秉辉,广西百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曾任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
-
建军大业鹿晗出演赵博生:演技受赞,成为新一代观众的追捧者
2年前: 在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中,鹿晗出演了赵博生一角,他的演技受到了一致好评。观众们认为,鹿晗将赵博生的热血与勇敢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这个角色变得更加鲜活。
-
遵义会议:长征途中关键的转折会议
2年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
走资派现在是什么意思?了解走资派的定义、历史、危害和特点
1年前: “走资派”是一个政治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脱离了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在今天,这个词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对走资派的概念、历史、危害和特点进行介绍。
-
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
1年前: 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是一个令许多人好奇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准确时间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
高尔察克的黄金:一段真实的寻宝故事
1年前: 高尔察克的黄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冒险家和寻宝者的传奇故事。这位俄国海军上将据说在1920年从西伯利亚逃亡时,带着一批价值连城的黄金。如今,仍然有人相信这批黄金仍然隐藏在某个地方,等待着被发现。
-
日出东方:一首象征希望的红色经典歌曲
1年前: 日出东方,红旗飘扬,这是对新中国的由衷赞美,表达了人民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如果你想了解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那就接着往下读吧!
-
刘振华将军:从战火硝烟到经济建设,一位传奇人生
1年前: 身经百战戎马一生,壮心不已勇往直前。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建设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振华将军的传奇人生。
-
桂林陆军学院:红色基因的精神源泉,军人的摇篮
1年前: 桂林陆军学院,是新中国陆军院校的一颗耀眼明珠。在桂林陆军学院里,年轻的学子们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先进的军事知识,在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里,在抗日烽火中,桂林陆军学院的学子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钢铁长城,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李讷为何姓李?她究竟是谁?
1年前: 李讷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女儿,但她姓李而不姓毛,这其中有何缘由?本文将为你揭晓答案。
-
风云人物——历史潮流的引领者
1年前: 风云人物是指在某个时代或领域内,由于其杰出的才能、不凡的成就或重大的影响力而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们往往是历史潮流的引领者,在各自的领域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长征诗歌里的壮举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一共历时2年,行程约两万五千里,最终抵达陕北。在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中,红军将士们表现出了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讴歌红军战士的壮举,无数诗人写了赞美他们的诗篇,其中既有闻名遐迩的经典诗句,也不乏鲜为人知的优美诗章。
-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是一次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长征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呢?
-
长征的背景:红军为何踏上万里征途?
1年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伟大奇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红军踏上了万里征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