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KY 智天网

梦溪笔谈中的两则趣事

《梦溪笔谈》是一部宋代笔记体著作,由沈括编撰而成。书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两则趣事,流传甚广,不禁让人忍俊不禁。
梦溪笔谈中的两则趣事

一、王安石访友

王安石有一次去拜访朋友,结果对方不在家。于是,王安石在朋友家门上写下了“王安石拜访”五个字,就走了。

朋友回家后,看到门上的字条,大喜过望,赶紧跑出去追王安石。谁知,王安石早已走远,不见了踪影。

朋友懊恼不已,心想:王安石这么大的人物,来访是何等的荣幸,这下让他给溜了。自责之余,又有些疑惑:王安石大名鼎鼎,不可能认错,他为何不等着我呢?

后来,朋友才得知,王安石写的根本不是“王安石拜访”,而是“王大石拜访”。原来,王安石的朋友姓石,名叫王大。

二、苏轼考试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主考官命题“天何所覆?地何所载?”苏轼答道:“天覆地载。”

主考官不满意,说:“此乃陈词滥调,毫无新意。”

苏轼机灵一变,答道:“天覆地载,浮萍萍。”

主考官听后,拍案叫绝。因为“浮萍萍”谐音“覆平平”,巧妙地化解了“陈词滥调”的尴尬。

标签:梦溪笔谈、历史趣事、王安石、苏轼

兴趣推荐

  •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2年前: 三苏,是指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咏物诗:以诗歌抒发对物的情感

    2年前: 咏物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体裁,诗人以植物、动物、器物等作为咏叹对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就对咏物诗颇有研究。那么,咏物诗究竟有何特点?又有哪些名篇佳作呢?

  • 漫步花间辨芳菲,暗香浮动梅梢头——解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年前: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王安石的《梅花》,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盛开时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的景象。梅花,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以其清雅的香气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到底是哪种植物。

  • 南江县:四川省北部的宁静宝藏

    2年前: 南江县,一个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小县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 父子聚麀:从南宋王安石父子说开去

    2年前: 父子聚麀,是指父子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并同榜登科。在中国历史上,父子聚麀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南宋王安石父子。

  • 诗词意境之美: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年前: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安详的月夜江景。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让人读后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之美。

  • 梦想成真——揭秘“梦”字部首的奇妙旅程

    2年前: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个汉字——“梦”字的部首。这个看似简单的部首,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演变历史。让我们一起踏上“梦”字部首的奇妙旅程,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 东坡肉的来历:从苏轼到流传千古

    2年前: 东坡肉,一道享誉海内外的名菜,以其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这道菜的诞生,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东坡肉的来历,了解这道美食背后的故事。

  • 昭君出塞,汉宫叹,千古绝唱

    1年前: 昭君出塞,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扼腕叹息。作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牺牲品,昭君远嫁异乡,从此与故土天各一方。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也是一段历史佳话。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独享逍遥自在,乘舟远游江湖

    1年前: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快乐,在磨难中砥砺前行。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 牛气冲天,诗咏牛性

    1年前: 牛,是人类的耕地小伙伴,更是人们诗词歌赋中的宠儿,历代文人雅士为其留下众多吟诵牛的诗歌,或赞其勤劳,或赠予美德,或咏叹其情怀。这些诗歌或深沉隽永,或轻松诙谐,都令牛的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这些关于牛的诗句,感受牛的魅力。

  • 苏轼、苏辙、苏洵:一代文豪的三苏

    1年前: 说起三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父子三人皆为文坛巨匠,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苏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苏轼的豪迈与豁达

    1年前: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态度。他的诗词中,既有对人生坎坷的感慨,也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苏轼在中秋节之夜,面对皓月当空,所作的一首充满豪迈与豁达的词作。

  • 《登飞来峰》诗中“参差十万人家”的来历及全诗鉴赏

    1年前: “参差十万人家”,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该诗是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 庐山瀑布诗词名句揭秘: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和佳作赏析

    1年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最脍炙人口的诗句。庐山瀑布,以其独特的壮丽景色,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

  • 榧字怎么读音?

    1年前: 榧字,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汉字,它的读音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榧字的读音,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 唐宋八大家是谁?他们个个文采出众,大有来头

    1年前: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涌现了众多文采斐然的文学家。其中,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梅尧臣、苏洵、苏轼、苏辙以及王安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八位文学巨匠。

  • 唐宋八大家:文坛巨匠,流芳百世

    1年前: 唐宋八大家是指中国唐朝和宋朝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这八位大家在文学史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