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棵泡桐树:藏在诗词中的数学谜题
在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丙子元日》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句诗中的“疏桐”指的就是泡桐树。然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苏轼的另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却出现了“十三棵泡桐”的说法:“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若为长久地山长,亚岁苍江绕画廊。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十二风尘恶,铁马冰河入梦行。
故园渺何处?认取疏桐旧路长。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两首词中都提到了泡桐树,但数量却不同。这引起了数学家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这道诗词中的数学谜题。
经过一番推算,数学家们发现,如果将苏轼两首词中提到的泡桐树数量相加,再乘以3,减去2,最后再除以2,得到的结果就是13。
也就是说,苏轼词中的“十三棵泡桐树”是一个数学方程:
(13 + 3) * 3 - 2) / 2 = 13
这个方程看似简单,但它却蕴含着深奥的数学原理。它涉及到了整数、乘法、减法和除法等数学运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融入数学知识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这道诗词谜题在当时也难倒了不少数学家。据说,北宋数学家贾宪曾研究了这个谜题多年,却始终无法解开。直到后来,另一位数学家秦九韶才找到了正确的解法。
时至今日,“十三棵泡桐树”的诗词谜题仍然是数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不仅是一道有趣的数学智力题,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才智与趣味。
兴趣推荐
-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2年前: 三苏,是指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咏物诗:以诗歌抒发对物的情感
2年前: 咏物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体裁,诗人以植物、动物、器物等作为咏叹对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就对咏物诗颇有研究。那么,咏物诗究竟有何特点?又有哪些名篇佳作呢?
-
南江县:四川省北部的宁静宝藏
2年前: 南江县,一个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小县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
梦想成真——揭秘“梦”字部首的奇妙旅程
2年前: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个汉字——“梦”字的部首。这个看似简单的部首,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演变历史。让我们一起踏上“梦”字部首的奇妙旅程,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
东坡肉的来历:从苏轼到流传千古
1年前: 东坡肉,一道享誉海内外的名菜,以其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这道菜的诞生,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东坡肉的来历,了解这道美食背后的故事。
-
诗经共有多少篇
1年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
昭君出塞,汉宫叹,千古绝唱
1年前: 昭君出塞,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扼腕叹息。作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牺牲品,昭君远嫁异乡,从此与故土天各一方。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也是一段历史佳话。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独享逍遥自在,乘舟远游江湖
1年前: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快乐,在磨难中砥砺前行。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
牛气冲天,诗咏牛性
1年前: 牛,是人类的耕地小伙伴,更是人们诗词歌赋中的宠儿,历代文人雅士为其留下众多吟诵牛的诗歌,或赞其勤劳,或赠予美德,或咏叹其情怀。这些诗歌或深沉隽永,或轻松诙谐,都令牛的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这些关于牛的诗句,感受牛的魅力。
-
李夫人赋:风华绝代,千古尤物
1年前: 李夫人赋是汉成帝时期宫廷诗人赵飞燕的父亲、著名史学家赵晔所作的一篇赋,以李夫人的美貌和才情为主题,赞扬了她对汉成帝的忠贞和对汉室的贡献。
-
苏轼、苏辙、苏洵:一代文豪的三苏
1年前: 说起三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父子三人皆为文坛巨匠,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苏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苏轼的豪迈与豁达
1年前: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态度。他的诗词中,既有对人生坎坷的感慨,也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苏轼在中秋节之夜,面对皓月当空,所作的一首充满豪迈与豁达的词作。
-
苏小妹:南宋才女,巾帼不让须眉
1年前: 苏小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才女,与兄长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她不仅诗词歌赋俱佳,而且精通琴棋书画,是当时著名的“四艺”大家。她的作品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被誉为“巾帼不让须眉”。
-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1年前: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三字经的作者是谁?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王应麟,有人说是朱熹,还有人说是孔子。那么,三字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呢?
-
诗词歌赋:中华文化的瑰宝
1年前: 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唐朝的“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词圣”苏轼,中国诗词歌赋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陆士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民俗学家
1年前: 陆士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民俗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在历史、文学、民俗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
-
望岳翻译 - 诗意之旅
1年前: 李白的《望岳》,是一首气势磅礴、意境恢弘的诗篇,历经千古,至今仍广为传诵。本文将为大家带来这首诗的英文翻译,并对原诗和译文进行简要赏析,带领大家领略诗仙李白的豪情万丈与旷达胸襟。
-
诗坛奇葩屈原的千古绝唱——《离骚》
1年前: 《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诗,也是对屈原一生最全面、最集中的展示。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瑰丽的情感,展现了屈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黑暗政治的愤恨。
-
三言二拍:明清小说的瑰宝,短篇小说的先驱
1年前: 三言二拍,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由冯梦龙搜集、编订而成。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诗经中的两首经典名作:关雎与蒹葭
1年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来赏析其中两首经典名作:《关雎》和《蒹葭》。